1870之中華再起這書寫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歡,作者白丁大師把人物、場景寫活了,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小說主人公是李經(jīng)澤,《1870之中華再起》這本1870之中華再起,李經(jīng)澤,歷史腦洞,歷史,系統(tǒng),穿越 的標簽為歷史腦洞、歷史、系統(tǒng)、穿越并且是穿越、系統(tǒng)、歷史、類型連載中,最新章節(jié)第29章 馬克沁重機槍,寫了7.3萬字!

一、作品介紹

《1870之中華再起》小說是網(wǎng)絡(luò)作者白丁大師的傾心力作,主角是李經(jīng)澤。主要講述了:李經(jīng)澤意外穿越成北洋大臣李鴻章之子。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看李經(jīng)澤如何縱橫捭闔,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二、書友評價

作者大大的書籍還在推薦中,讀者很喜歡這本書,但是還沒有評價哦!

三、熱門章節(jié)

第29章 馬克沁重機槍

四、作品試讀

大別山中給養(yǎng)困難,養(yǎng)活兩萬多人都十分費勁,更別說戰(zhàn)馬了。戰(zhàn)馬從巔峰的兩萬來匹,直接降到500來匹。這500來騎兵是張中宇碩果僅存的精銳馬隊,一直是張中宇手中的王牌。在步兵們安營扎寨時,張中宇將手中的這500名馬隊,作為捻軍的耳目散撥出去,遮掩部隊的四周方圓十余里左右的范圍。這樣,即使有什么情況,捻軍都能從容面對。捻軍能夠縱橫南北東西,方圓數(shù)千里,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

這500多名騎兵,在大別山中也是憋屈了老久。大別山中道路狹窄崎嶇,根本沒有騎兵的用武之地。張中宇的命令算是解開了這些騎兵身上的枷鎖。出了大別山以后,到安慶這一路道路十分平坦寬敞,正是騎兵的用武之地。這500多名騎兵一路上,一邊搜索敵情,一邊縱馬狂奔,騎兵們在馬背上表演著蹬里藏身、馬背站立等各種絕活,好不快活。

在騎兵的遮蔽下,張中宇的捻軍這一路上倒也沒有遇到什么敵情。

與捻軍有騎兵偵察不一樣,保安團是從安慶起家,缺少馬匹和養(yǎng)馬場,是以除了少數(shù)的軍官,團里還是以步兵為主。

保安團的尖兵們,前出主力部隊大約五里地的距離。在捻軍騎兵的壓迫下,只能躲在灌木以及草叢中,偷偷的觀察捻軍騎兵動向。直到捻軍騎兵收到張中宇的軍令撤回后。尖兵們才急忙從藏身之地向主力部隊趕去。

因此,在下午四時左右時,雙方的直線距離也就大約二十里地左右。與張中宇迫于無奈下令扎營不同。尖兵匯報的情況,讓李經(jīng)澤等人陷入了糾結(jié)。

二十里左右的距離,如果保安團繼續(xù)前進,大約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等到雙方接觸時,估計就是傍晚時分。這時保安團遠道而來,人困馬乏,與養(yǎng)精蓄銳的捻軍作戰(zhàn)十分不劃算。如果埋伏起來夜襲,夜晚適合近戰(zhàn),捻軍人多善于冷兵器肉搏,對于保安團來說不能很好的發(fā)揮火力優(yōu)勢,也不是太好的選擇。

最后李經(jīng)澤與陳紹昌等保安團主要軍官商量后,部隊停止前進,就駐扎在石門湖中間道路的平地上。這里就是保安團與捻軍決戰(zhàn)的場所。

石門湖在平地左右,各有幾個小湖,就像人的兩條手臂一樣張開,將平地護在中間,恰如一個大寫的豐字。湖水最深處約十來米,最淺處也有五六米,沒有泅渡的可能。從扁擔山到安慶最近最好走的道路就是直接通過這塊將湖水分成兩邊的平地。

平地入口狹窄,內(nèi)部寬闊,就像一個葫蘆一樣,非常適合保安團發(fā)揮火力優(yōu)勢,同時也限制了對方的人數(shù)優(yōu)勢。捻軍想要通過就只有貫穿平地這一條路可以走。而捻軍的攻擊點,除了葫蘆口或者在豐字右邊一二橫之間的缺口,就沒有其他通道。十分有利于保安團的防守。

翌日早上八點左右,淡淡的薄霧從石門湖的上空漸漸散去。石門湖水面上吹來陣陣微風(fēng),正是一個作戰(zhàn)的好天氣。因為昨天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捻軍并選定了作戰(zhàn)地點。保安團早早的就吃過了早餐,一二營士兵們齊裝滿員,士氣高昂的布置在平地的兩個入口處,等待著捻軍的出現(xiàn)。他們的身后是三四營的兩千士兵和李經(jīng)澤的指揮部。

捻軍有騎兵偵查情報,很快也發(fā)現(xiàn)了在石門湖內(nèi)嚴陣以待的保安團。在張中宇的帶領(lǐng)下,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大團大團的捻軍開始出現(xiàn)在保安團的視野中。先是大約500多名騎兵,列著還算整齊的方陣,踏著小碎步,保護著跟著后面的步兵大陣。騎兵后面是大隊步兵,源源不斷的從遠處的山口中噴涌而出,持續(xù)了大約半個多小時。

一股一股的捻軍步兵在石門湖口對面的平地上鋪展開來。這人過一萬,接天連地,捻軍的步兵幾乎將石門湖對面的空地給鋪滿。這些步兵亂糟糟的、沸反盈天,身上的武器和穿著也是五花八門,看起起來就像是在大地上鋪了一層破舊不堪的地毯。

張中宇、包勝超、龔德書、李文太等捻軍首領(lǐng)正聚在一團,仔細的查看著保安團的陣勢。

“哈哈哈”張中宇揚起手中的馬鞭,指著對面的保安團笑道,“你們看,這小李子,與他爹是不是一個球樣。只會結(jié)硬寨,打呆仗!”

“那可不是?”張中宇身邊的彪形大漢龔德書大吼道,“如果不是他們穿的衣服花花綠綠的跟他老爹的部隊不一樣,我還以為是李鴻章來了!”龔德書是張中宇的心腹大將,在捻軍中地位很高,指揮著捻軍最后的500多名騎兵,也是一名久經(jīng)沙場的悍將。捻軍多次突破李鴻章的包圍圈,都是靠他打出的一條血路。

“那我們就代替他老子來教一教他,仗是怎么打得!”李文太一口輕松的語氣,完全沒有把保安團放在眼里。

“嘿嘿!”一陣陰冷的聲音突然響起,令在場眾人的身上仿佛爬了一條冰涼的毒蛇,一個破鑼般的嗓門笑道,“諸位頭領(lǐng),我希望你們能活捉這個李經(jīng)澤。誰能活捉他,我賞白銀一萬兩?!辟亮x看著李經(jīng)澤單薄的軍陣也覺得勝券在握。

倭義的賞格讓在場的頭領(lǐng)們都興奮起來。

“梁王,這頭一陣不如讓俺來試一試!”一個魁梧的大漢抱拳而出,正是捻軍悍將包勝超。包勝超在捻軍中一向以敢打敢拼著稱,再加上與湘軍悍將包超同姓。大家便給他取了個諢號“包勝超”,以至于他本來的名字倒沒人記得了。

“好,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包兄弟的本事。祝包兄弟馬到功成!”對于部下樂意主動搶攻,張中宇是樂見其成。只要包勝超的步兵能夠打開保安團的陣型。張中宇就可以命令騎兵發(fā)起決定性的沖擊,一舉將保安團給沖垮,到時候安慶兵工廠的一切都將是捻軍的。說不得捻軍實力經(jīng)此一戰(zhàn)就直接起飛了。張中宇的目光仿佛越過了天際,看到了更遠的地方。天地何遼闊,縱馬任我行!

張中宇痛快的答應(yīng),惹得后面的頭領(lǐng)們一陣眼紅。這慢了一步就被包勝超這個大老粗給搶了先。

誰再說包勝超老實,老子非給他急。這老小子平時不開腔不出氣,一副老實巴交的憨厚樣。這看見好處可比誰的動作都快。眾頭領(lǐng)紛紛吐槽。

在震天的牛角號中,捻軍前方的騎兵隊列如波浪一般向兩旁分開。一只大約五千余人的隊伍,從捻軍亂糟糟的隊伍中列陣而出。

包勝超的心思可不是如其長相一般五大三粗,相反卻是一個十分細心的人。在發(fā)起攻擊前,包勝超仔細的觀察了對面保安團的陣勢。

在陽光的照射下,保安團的一切都一覽無余。保安團沒有炮兵部隊,也沒有機槍部隊。沒有了這兩樣大殺器的火器部隊,在包勝超眼中和待宰的羔羊也沒什么分別。想當年縱橫京津一帶時,自己率著手下兒郎打垮了多少這樣的火器部隊。在包勝超的記憶中,只要自己能夠忍受得住傷亡,突擊到對方的身邊發(fā)起肉搏,對方?jīng)]有不潰退的。這也是包勝超敢于主動請攻的底氣所在。

在包勝超眼中,在石門湖葫蘆口的位置。保安團的士兵排成三排,以幾乎肩并著肩的方式,將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平地給堵的嚴嚴實實的。陣型的前方是幾排拒馬和一些陷馬坑、鐵蒺藜等防御工事,看起來應(yīng)該是昨天布置的。整個防御并不是十分堅固。

保安團的安靜和捻軍的喧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包勝超的部隊在走出隊列后,并沒有立刻發(fā)動攻擊。在包勝超的指揮下,一些由巨木制成的盾車被推到了陣線的最前方。一些士兵正緊張的給這些盾車上扎著棉被。一輛盾車上扎上兩三層棉被,再將棉被用水浸濕。這是包勝超在長期與火器部隊交戰(zhàn)的過程中偶然發(fā)現(xiàn)的一個抵御火槍設(shè)計的神器,除了哈豈開斯重機槍和火炮,一般的步槍都不能將其擊穿。

“我草,對方也是穿越過來的?”李經(jīng)澤張大了嘴,暗道“這他么的不是抗日神劇中的土坦克嘛!這藍星已經(jīng)進化到這種地步了。在地球,這可是在幾百年后才出現(xiàn)的戰(zhàn)法啊!”李經(jīng)澤一陣頭疼,冷汗居然都冒出來了。這下難辦了。步槍基本不可能將其擊穿。自己的保安團,為了避嫌,有沒有裝備哈豈開斯重機槍和火炮。唯一的重火力就是士兵們身上的幾顆手榴彈了。“難道第一次出戰(zhàn)就要大敗而歸?”

“傳令下去,瞄準盾車后面的人射擊!”看著對方將盾車排成一條線,將后面的士兵都遮蔽起來。李經(jīng)澤及時的下達了命令,土坦克的威力,李經(jīng)澤還是十分了解的。

“嗨卓”

“嗨卓”

“嗨卓”

包勝超指揮著盾車部隊向前推進,盾車部隊后面是一排弓箭手和一群手拿鐵鍬的士兵,弓箭手將作為遠程打擊力量,拿鐵鍬的士兵將負責填平路上的坑洞和掃除各種障礙,在后面才是手持各種冷兵器的士兵,他們將負責肉搏。在長期的軍事對抗中,捻軍雖然軍紀較差,但是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十分專業(yè)的作戰(zhàn)手段。

小說《1870之中華再起》試讀結(jié)束,繼續(xù)閱讀請看下面!!